牛津大学数学系博士谈姜萍数学成果的真实性,数学界不乏扫地僧
时间:2025-05-13 00:58:23 出处:亚运会阅读(143)
近日,牛津中专生姜萍同学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夺得第12名,大学的真地僧创造了一个奇迹。数学士谈数学实性数学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关注和讨论,系博其中一些人对姜萍同学成绩的姜萍界真实性和含金量表示质疑。
一位牛津大学数学系在读博士发文谈及此事,她首先介绍了阿里巴巴数学竞赛的乏扫权威性,含金量是牛津很高的。
接着,她反驳了一些质疑其真实性的数学士谈数学实性数学评论,强调数学界存在许多默默无闻却才华横溢的系博人物。她分享了自己的姜萍界经历,从被小学退学到自学完成六年的成果课程,再到牛津大学面试成功,乏扫以此说明在数学领域,牛津类似的“传奇”经历并不少见。
她列举了两位数学界的传奇人物——佩雷尔曼和Weierstrass,他们的故事说明数学才华与个人背景无关,重要的是对数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。
01。
中科院院士,北大数院院长田刚院士为阿赛站台,华裔数学家张益唐教授是阿赛决赛导师。看榜单上获奖的其他人,清一色的顶级名校学生,就明白这个榜单含金量有多高了。
02。
数学这东西真得靠天分。她这程度普通人只靠努力是达不到的,说一句天才不过分。她这种程度努力固然很重要,但天分远远更重要。你要说高考考个好学校,努努力还行,这世界上就没有多少群体是比中国高中生更努力的。但这种大型数学竞赛,和努不努力关系不大,没这天赋的人努力一辈子也进不了前100。
03。
对真喜欢的人,做题不是苦役而是乐趣。一个在痛苦中坚持的人不如一个享受过程的人取得的成就高。
04。
等有了小孩之后,你就会发现天赋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,你为什么会在数学里面觉得很快乐,这种不畏惧难题,非常拥抱数学思维的能力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天赋,而对没有数学思维的人来说却是极其痛苦的,就像让你去做一件你非常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,你也会觉得非常痛苦是一样的。
05。
高中有竞赛班,如果你数学成绩好老师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加入,因为拿奖是共赢,金奖有加分保送录取之类的,哪个老师不想让学生做到这种高度。
06。
网络上一群数学都不懂的人竟然质疑姜萍同学的数学才华,是谁给他们的勇气?
07。
那些质疑的人可以尝试把这届竞赛的试题做一遍,感受一下难度。
笔者观点:姜萍同学对数学的热爱和才华毋庸置疑,数学不止做题,更重要的是研究出新成果,希望她能跟顶级大学的数学教授学习,在数学领域充分发掘天赋,做出开创性的成果。
朋友们,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发表。